沙市中學報(91-3)
發(fā)表: 2011-01-12 10:10:15 瀏覽: 6207 次
知己知彼 百戰(zhàn)百勝
——上一節(jié)公開課有感
陳蓓
兵書言: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這用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也絲毫不夸張。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個體,是有朝氣,有思想,充滿著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學生。我們的教學活動也是人與人的一個交流過程。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備課就要求我們不但要背教材,更要背學生。一節(jié)好課的順利完成,絕不僅是教材的完整傳授,也不只是課堂結構的完美設計,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的狀況,適應學生的層次需要,讓我們所準備的課堂內容充分地被我們的學生理解并吸收,所謂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再巧妙的設計,再豐富的內容,如果是不被學生所接受都只能算是徒有其表而已。
2009年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參加了一次省里的英語公開課交流大賽的活動。這對我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zhàn)。授課學生是由組織方隨機安排30名學生做課,提前48小時抽簽確定授課內容。我所抽到的課型是寫作課,內容為“我最喜歡的運動”,為了讓學生能充分的領會寫作的意圖和收集大量的寫作素材為寫作做好準備,我設計了三個活動:1 自由談論最喜歡的運動項目;2 通過“描述——猜”的游戲交流大家最喜歡的運動員及他們的運動員精神;3 采訪周圍的同學并記錄其最愛項目的原因及影響。活動之后是寫作方法的教授,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觀察,討論,發(fā)現(xiàn),最后老師做歸納。在進行了一切為寫作做鋪墊的活動后我將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來完成該作文。課堂也將在學生對該作文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中結束。
課堂的設計在同去的各位名師的指導下堪稱完美,可我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所授課的對象。我并沒有充分了解他們,確切地說是根本不認識。我只是在自己的假設中設計了該課,并沒有做多種情況的考慮,題目的難易程度也沒有做幾種備選,這便成了我這次上課的致命傷。課堂一開始,我便發(fā)現(xiàn)參與上課的學生英語基礎不太扎實,所設計的第二個活動無法開展,學生雖能領會“描述——猜”活動的要求,但苦于無法用英語表達出來而導致該環(huán)節(jié)未能順利完成。盡管我迅速調整了后面的內容以順應學生的實際狀況,但由于該環(huán)節(jié)的失誤讓我與一等獎失之交臂。
在一個老師的一生中會有很多節(jié)課,一節(jié)課的好壞雖然無足輕重,但我在其中卻感觸頗深。很顯然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過程當中,我未能正確評估學生的狀況,沒有做好幾手準備,而造成所授課的內容難于學生所能理解吸收的范圍,那么這樣備出來的課也只能是教師一個人演地獨角戲了。
顯然,在我們的日常備課過程中,要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讓老師和學生能在享受課堂地過程都有所得并有所反思,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充分了解教學的內容,了解我們個自的教學風格,也要充分了解我們的學生,了解他們的認知水平,行為習慣,乃至情感態(tài)度。只有完全讀透我們的教材才能緊抓其精髓,提高課堂效率;只有充分認知自己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授課方式,也易于學生接受;只有十分了解學生,才能做到教學相融。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啊!
重新認識“琵琶女”
胡興才
十五歲時,就學過白居易的《琵琶行》;自走上講臺以來,已教過近十遍。“琵琶女”的形象一直就定格在美麗、羞澀、聰明多情、技藝高超、命運不幸這幾個詞語上,所謂紅顏薄命弱女子吧!其實這是一個概念化的模糊影子,本周再次講授,對“琵琶女”有了一個清晰的新認識。
“琵琶女”是不會羞澀的,她是矜持,高貴,清麗脫俗的清高自愛。雖然“本長安倡女”,不幸流落到這“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的荒郊野渡,但她曾是長安第一紅牌歌女,“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叫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笔裁礃拥膱雒?、什么樣的人物沒有見過,她會羞澀?如果說有羞澀的話,那也是職業(yè)化的羞澀。但當白居易“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尋聲暗問彈者誰”時,她卻是“琵琶聲停欲語遲”。本來就是在“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時彈琵琶聊以自遣,不會吵擾別人的!凡夫俗子們早就應該呼呼大睡了的。她不想向任何人訴說幽懷,也不指望有什么人能夠聽懂,她懶得去見個什么人,所以才“欲語遲”。但來者卻是“暗問”,是“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如此的小心翼翼,如此的紆尊降貴,何況是鼎鼎大名的“江州司馬”,即使布衣之間也情難卻的,所以才“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這是一種矜持,恰到好處的矜持。她以自遣愁緒亦為他人排憂解悶之意,“弦弦掩抑”、“低眉信手”,完全的投入,繼續(xù)剛才中斷了的彈奏,她壓根就沒想到要借助白居易來個媒體宣傳以重上熒屏煥發(fā)藝術第二春的。
“琵琶女”太純粹,純粹的以致目光短淺。她率性而為,重情輕財,不是那種工于心計的聰明女子。少年時候就已經(jīng)大紅大紫了的“超級女生”,晚年卻是如此的落寞凄涼:“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重情重義的“琵琶女”遭遇了鐵面冷酷的商人,婚姻是大不幸的。為什么會嫁給商人呢?難道她不知道商人唯利是圖的本性?答案只有一個:被生活所逼,只有商人才出得起價錢吧。但當年的“超級女生”曾經(jīng)“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啊!她也曾揮金如土過,她是在紙醉金迷里浸泡大的,但她卻沒有稍稍的留神積累一筆天量財富,而只是“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在那種歡歌場里,“琵琶女”也是純粹的以“情”為最,視“情”為人生之魂的,她是有她的“情哥哥”的。但世事難料,“弟走從軍阿姨死”,(呵呵,原來是一對“姐弟戀”),那“情哥哥”弟弟從軍走了,她計劃中唯一的人生路線圖沒有方向了。絕望之下,無望之中,“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走到哪算哪吧,于是,她“漂淪憔悴,轉徙于人間”,被拋置到了這明月孤魂照山岡、冷水幽夢天地寒的千里之外。
矜持高貴、純粹多情的“琵琶女”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她生錯了時代。更加不幸的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我們這個時代,權威性的全國高中教材卻選錯了篇目!
知止
劉寒冰
人言:知足常樂。余曰:知止則智。
知足者,妥協(xié)于現(xiàn)狀,人家給多少,“你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知止者,發(fā)乎心靈,在得到了或達到了某種程度后,伸出手去擋住,說:我不要了。知止較之知足,難度更大,境界更高。它是一種洞悉了物極必反之玄機的明悟,也是一份難得舍得的灑脫。
知止,需要大智慧,知道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必須停下來,否則就會過猶不及,就會出現(xiàn)危險。楚漢爭雄之際,劉邦兵困滎陽,韓信卻在齊地求封“假王”,種下了劉邦對其仇恨的種子,雖然取得一時的風光無兩,但終在漢定之后被殺身亡。韓信因為不知何時該止,最終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同為“漢初三杰”的張良,在漢定之后,主動從“帝者師”的角色轉換到“帝者賓”,就連劉邦論功行賞的食邑齊國三萬戶的封賞也辭讓不要,只求封留,史稱留侯。因為知止,張良得以保全性命,青史留名,連殘暴的呂太后也對其禮敬有加。張良、韓信皆為開國功臣,因知止與否之故,一則以存,一則以沒,結局迥異在于韓信雖有杰出的軍事才能,卻缺乏張良過人的政治智慧。
知道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停下來,固然需要大智慧,然而,世事有時不是難在不知道,而是難在不舍得,不愿意。如某君路邊拾得巨額款金,雖心知不交公為犯法,但多半抵不住誘惑,趁無人際,裝入自己腰包。所以,知止,不僅需要大智慧,更需要大定力。
《禮記·檀弓》載有嗟來之食的故事。想那餓者,饑腸轆轆,兩眼昏昏,卻能抵得住食物的誘惑,終不食嗟來之食而死,其知止于氣、知止于節(jié)的骨氣與節(jié)操,怎不讓人竦然動容,肅然起敬!
如今,我們旁觀一個個紛紛落馬的貪官,較之于不食嗟來之食而死的餓者,不知溫飽幾多倍,不知富貴幾多倍,但依然是老婆嫌少,錢不嫌多,永不知止。要他們知止,當然不是說徐其耀不要包養(yǎng)一百多個情婦,要知止,十個就夠了,也不是說陳良宇不要挪用十億社保金,要知止,十萬就夠了。而是要他們知止于良心,知止于法律,知止于為人民服務。然而正如司馬遷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字當頭時,有幾個官員能真正地知止,做到以大定力來守護住內心深處那最初的不移之界定呢?
故無定力者,雖知止而不能止。有智慧與定力,就能做到知止而止,知止而智。但知止并不是要大家停下來不要去追求了,這樣做不僅不智,反倒成了阿Q。知止而智,不僅敢于在誘惑面前說不,更要勇于在失意痛苦的時候說: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知止而智,不僅要知道何時止,更要知道何時不能止。在真理正義面前不止,在合理的權益面前不止,在稍縱即逝的機遇面前不止,方為真正的知止。
故曰:知止不殆。
用愛心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
王東華
政教處要求班主任寫工作案例,而我是一個不擅長寫的人,但這一次好象有感而發(fā),腦海中自然浮現(xiàn)出2005級畢業(yè)的一個學生。
他是2005級11班的李程同學,我?guī)Я怂咧腥?,對他的認識,教育從未間斷過,直到高中畢業(yè)。
自高一進校他經(jīng)常遲到,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雖能按時完成作業(yè),但不能保證質量。他雖然學習上對自己不嚴格要求,但卻是一個非?;钴S而且集體榮譽感很強的學生,他字寫得好,籃球打得好,高一時我們班曾獲得高一年級籃球聯(lián)賽第一名,他可是功不可沒。因為籃球的魅力,他在班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他能靜下心來潛心學習,對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有一定的帶動作用。所以從他進校,我就開始關注他。
有籃球比賽時,我總是去鼓掌,他發(fā)揮比較好時,我會表揚他,發(fā)揮欠佳時,我會鼓勵他,希望他能把在籃球場上的那種拼博精神帶到學習、生活中去,我經(jīng)常和他交心、談心,他和我的距離不斷拉近,遲到次數(shù)減少了,上課聽講認真了。
但有一件事深深地觸動了他,使他作了徹底的改變。有一段時間,可能是起床遲了,有幾次上課鈴響了他還端著一碗面條進教室,前幾次我批評他,耐心說服他,也聯(lián)系過家長,但收效甚微。一次課前,他再次端著面條進教室,我當時覺得忍無可忍,當著全班同學把他的面條丟進了垃圾桶,而且大聲斥責了他,我看他的表情十分沮喪、難堪,甚至有一點憤怒,回到辦公室,我的心情也不平靜,轉念一想覺得自己對待他有點過分,也有點魯莽,再說學生就可能空著肚子上半天課,效果也不會很好,當時想,如果是我的兒子我會怎么做呢?我決定緩和一下,跑到學校小賣部買來兩個面包等到下課把他喊出教室,把兩個面包遞到他手里,我看到他的表情先是很驚訝,繼而有點不知所措,再有點面帶愧色了,說:“老師,是我錯了,我以后再也不會犯類似的錯誤了?!闭n間操時,我又和他進行交流,他說:“老師,看我的行動吧!我不會辜負你的!”
這以后的李程象變了個人似的,早上會早早地來到教室,不該他值勤時,他也會掃掃衛(wèi)生、倒垃圾,上課時他聚精會神聽講,自習課時兢兢業(yè)業(yè),成績開始穩(wěn)步上升,整個高一結束時,他被評為行為規(guī)范生。
其實學生需要老師的愛,這件事使我領悟到學生在高中時代,很多時候有一些細節(jié)會讓他們改變人生,改變觀念,然而如何正確的去引導他們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去發(fā)展是我們班主任應該做的,而最好的途徑是通過一些小事情去激勵、鼓勵,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進入高二后,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學習,但又出了點小插曲,他喜歡班上的一個女生,而那個女生剛好也對他有好感,有幾次我看他把那個女生送回家,我怕他陷入感情漩渦之中,我找他倆單獨談話,教他們如何冷藏感情,高中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他們好象有所醒悟,但過了一段時間,兩個人好象又開始發(fā)展了,我把他倆叫到一塊,一起討論中學階段,男、女同學應如何交往,怎樣把握交往的尺度?我讓他們立下一個約定,學習上可以相互幫助,但要相互競爭(因為他比她的成績弱一點),我對他說,只有他把成績趕上來,甚至超過那個女生,他以后才有希望,不然,他將來會一無所獲。高二下學期,他才從感情的漩渦中掙扎出來,到了高三復習任務緊,我看他倆好象把這事也淡下來了,對他來說,學習上也受了點影響。
到了高三,市一調成績不是很理想,我和他父母聯(lián)系,鼓勵他,和他談學習方法,學習安排。二調時,有了點起色,到三調可以進入年級前一百名了。三年后他摘到了自己勝利的果實,考上了洛陽外國語大學,前不久,給我打來電話,他分到了廣州軍區(qū)。
從李程的成長過程中,我真正體會到學生需要老師細心關懷、愛護、鼓勵與幫助,作為一個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愛。
教海無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很多,我想只要我們以滿腔的熱情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催其覺醒,促其奮進,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給學生的進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每位教師都會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的美育功能
趙五藝
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審美能力已成為學校美育系統(tǒng)中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在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科認知領域里諸種知識把握和運用的同時,更要引導學生在情感領域里獲得美的陶冶和道德修養(yǎng)的鑄煉,從而完善其人格品質。
聽說讀寫四方面審美能力的形成與提高,構成了審美能力提高的系統(tǒng)網(wǎng)絡。四種能力既有其有機的內在聯(lián)系,又各具獨特的功能效應。有效地把握其互為補充的轉換機制,明確認識、闡發(fā)并培養(yǎng)每種能力,才可能最終達到提高中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诖?,本文試圖從閱讀角度探討提高中學生審美能力的依據(jù)。
閱讀行為的構成總體上分為外部和內部兩大系統(tǒng),即閱讀對象和閱讀主體。從接受美學的角度講,前者為接受客體,后者為接受主體。從主體到客體,由學生及教材,其間的橋梁向導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通過主導和主體的共同努力,將閱讀材料由外在的、靜態(tài)的存在轉化為主體內在的運動著的審美能力,這是整個閱讀行為在情感目標實現(xiàn)中所需要達到的高層次領域。因此,我們在尋找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可行性時,務必把握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諸種可行性依據(jù)。從主客體的關系入手,探討教材中可供審美的諸因素是提高閱讀審美能力的主要外部依據(jù)。
縱觀中學語文教材(文革時期除外)可謂是一個絢麗多姿、異彩紛呈的審美世界。從符號系統(tǒng)——漢字,到概念系統(tǒng)——詞匯,到表情達意系統(tǒng)——句子的個體與群體、修辭的豐富和運用,到結構系統(tǒng)——篇章以及諸多典范的文學作品的形象展示,無不蘊藏著審美的信息世界,提供了審美的自由天地。
一、漢字的符號美。審美的符號系統(tǒng)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符號系統(tǒng)所指的是由各種本來意義的符號組成的系統(tǒng),即作為客觀事物具象性存在的指令性載體。漢字作為漢民族通用的語言書寫符號,便是這種指令性載體之一。廣義的符號系統(tǒng)則已超越這種載體功能“成為代碼——包含意義的符號系統(tǒng)”(美:羅伯特·格勒斯語)。當然,這里只是強調了符號的一個方面,即表示成分(能指),但并不意味著忽略另一方面,即被表示成分(所指),而符號的全部含義則是能指和所指的統(tǒng)一體。
作為符號系統(tǒng)之一的漢字,不僅具有知性的價值,而且蘊含著大量可供審美的因素。漢字筆畫的縱橫飄逸,間架結構的靈活多變,字音表達的抑揚頓挫均能產(chǎn)生無窮的審美愉悅。特別是漢字中極富表形色彩的符號往往使閱讀者產(chǎn)生直觀的審美聯(lián)想:見“木”則生大樹直立之感,見“山”則生山巒起伏之趣,一個個會意字就是一幅幅簡潔而又充滿生活情味的圖畫,一個個形聲字又使人在視覺的意會中聽到聲音的和諧。實踐證明,在漢字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因為漢字的許多形體結構而產(chǎn)生興奮愉悅之情。同時,漢字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其本身就是最好的藝術創(chuàng)造的素材。充分發(fā)掘漢字的審美功能,無疑能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文字并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祖國的文字。
二、語詞、修辭構筑的語言美。進一層講,語詞也是一種符號,也包含能指和所指兩個層次。漢語的語詞形式往往具有整齊、節(jié)奏感強、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特征?,F(xiàn)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形式為單位居多。漢語詞匯同時還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在形象地表述外部世界和展示人的內心世界的過程中,具有許多他民族語言所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
語言美是閱讀行為中形成審美能力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此乒铝⒌臎]有生命的文字,一經(jīng)文學大師的巧妙組合,就會跳動出美的節(jié)奏,回蕩起美的旋律。細品杜甫的《旅夜抒懷》:“細雨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不難看出,詩人借助漢字特點和詞有單、雙音節(jié)之別,巧妙布局,讀來或徐或促,有參差錯落之節(jié)奏美,又抑揚頓挫,有和諧統(tǒng)一之聲韻美。如果說音樂與繪畫只能訴諸人的某一感覺器官,則語言藝術卻能同時滿足味覺、觸覺、聽覺和視覺感官的審美享受。試讀下列詩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鳥語、花香、暖樹、蹄音,多種審美感覺同時進入審美主體,不能不歸功于文學語言的神奇功效。無論素樸的語言,抑或絢麗的語言,都能帶給閱讀者無盡的美感。以寫落日為例,《水滸》中“景陽崗武松打虎”一回只用了“回頭看這日時,漸漸地墜下去了”十四個字,就神奇地勾勒了一幅大蟲出沒的夕陽西下的畫面。而丁玲在《給孩子們》一文中寫落日,則以絢麗見長?!疤栐谶@個時候,成了一個大的紅色的輪子落在遠處的山邊上,那些層層疊疊的群山,都變成了紫褐色的一抹,涂在天際線上。白河里的水波,和著天空的云彩,都變成了血色的,五顏六色地放出一個傍晚時候的光輝?!边@種色彩絢麗的描寫語言,滿足了作品的欣賞對象——“孩子們”那種充滿想像、熱愛生活、追求好奇的審美趣味。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語言美,不僅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也體現(xiàn)在眾多非文學作品中。由此形成的審美世界的確是極為廣闊的。如果能充分發(fā)掘其審美功能,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美的能力將極為有益。
三、文本的結構美。從文本的角度去剖析教材的審美依據(jù),結構是不容忽視的一大內容。所謂結構包含了語詞、語句、語段乃至篇章。事物的存在離不開結構,美的結構不僅體現(xiàn)在合理上,意即不僅表現(xiàn)為“信”與“達”,更主要的體現(xiàn)為“雅”。“雅”的結構才是本質意義上的美的結構。翦伯贊先生以歷史學家的深邃眼光在《內蒙訪古》中高屋建瓴地展示了歷史的風云在內蒙這塊遼闊大地所經(jīng)歷的滄桑變遷。在《一段最古的長城》中,作者采用了從大到小、層層收縮的扇形結構,由面及點,巧妙地駕馭了實為復雜的諸多內容,使文章具有了結構上的獨特美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僅充滿了特殊的語言魅力,在結構上也往往獨具匠心,構思精巧?!逗商猎律窂难矍捌鸸P,然后悄然步入優(yōu)美的荷塘月色,在盡情飽享了月色美景之后又悄然退回現(xiàn)實。這種由現(xiàn)實到超脫又回到現(xiàn)實的思路,似乎十分隨意,然而全文的精巧恰在于這種悄然無痕的構思中。巴金先生的《燈》采用的則是“眼前——回憶——眼前——聯(lián)想——再到眼前”的穿插式結構。此類結構美的例子在語文教材中比比皆是,為閱讀者提供了審美的又一廣闊天地。
四、文意的情理美。中學語文教材在文本形式意義上的審美依據(jù)是充分的,然而其更有審美價值的對象則體現(xiàn)在情理方面。
過去的語文教學,涉及情理,往往側重于政治思想性,將作品中濃烈的情感內涵和哲理意蘊簡單地納入政治思想的窠臼,把一個無限豐富的審美世界人為地概念化、模式化,迫使絢麗的情感之花枯萎變形,逼使充滿生命力的思想之樹蛻變成灰色的理念之樹。這種舊的思維模式至今依然沉重地扼制著一些語文教育者的思想,在引導學生體味和把握課文中的情理世界時,自覺不自覺地起到了誤導作用。由此形成的遺患表現(xiàn)為隱蔽性和持久性,這無疑有礙于構建新的社會條件下的新型人才的人格品質。
情與理雖屬兩個不同領域,一者為情感領域,一者為理念領域,但二者又實在密不可分。無無理之情,也無無情之理,它是完美人格的雙翼。對于中學生而言,更為重要的是情感世界的日臻完善。在不斷完善其情感世界的過程中逐步升華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情感世界是一個無限豐饒的世界,它體現(xiàn)了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簡單走向復雜,從動物式的喜怒哀樂向人的永無止境的情感級次的攀緣;它是人類不斷凈化自身的顯著標志。只有把情感教育的意義定位于建構完美人格的必經(jīng)之徑,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注重發(fā)掘課文中的情感營養(yǎng),才可能使學生在情感世界的漫游中獲得美的陶冶,日益成為具有豐富情感的“人”。素質教育不僅僅體現(xiàn)為運用能力的教育,學生的學習也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生存于社會的手段,而是在擁有生存能力的前提下,使之逐步發(fā)展、完善作為“人”的諸方面素質,簡言之,教育的目的根本上是為了人的發(fā)展。1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大會的有關世界教育的文件,主題是“學會生存”,二十四年后即1996年向大會提交的文件主題則為“教育應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十三年又過去了,在即將步入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最后一年之際,我們的教育距離十三年前的要求究竟還有多遠,是離它更近還是更遠,是中國教育需要深深反思的大問題。
完善人的情感世界,使學生成為擁有豐富情感的人,在語文教學中,必須不失時機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材料去熔鑄學生的情感。大言之,情感類型可分為倫理道德之情和是非好惡之情;細言之,則有親情、友情、愛情,有愛集體、愛祖國之情,還包括熱愛人類的文化成果如藝術、科學,熱愛那些為人類進步做出杰出貢獻的優(yōu)秀人物等等。這些都是培養(yǎng)中學生完美人格的情感內容,而這些內容在對語文教材的閱讀中,可謂俯拾皆是。文學作品所體現(xiàn)的豐富情感自不待言,即使閱讀說明性文章也能獲得對科學進步的熱愛之情。翻開中學語文課本,我們不能不深深感嘆展示于眼前如此豐饒的情感之花。無視它的魅力,抑或輕描淡寫地走馬觀花,都不能不說是一種褻瀆。然而反觀現(xiàn)狀,由于應試教育的流毒未凈甚或很濃,致使有些語文教師過多強調認知的重要,忽視對學生情感世界的構建,導致語文的教與學淪落為考試的奴隸,忽視了語文學習為促進“人”的發(fā)展的人文目的。
綜上所述,在閱讀行為中培養(yǎng)主體的審美能力,熔鑄一顆顆愛美之心,建構一片片完美的人格園地,從客體的外部形式到內部材料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如果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能充分發(fā)掘教材的審美元素,發(fā)揮其美育功能,使之有效地轉化為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之成為促進“人”的發(fā)展的有力工具,那么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意義將是不言而喻的。
(趙五藝撰寫于全國推行課改之始,修改于2009年即將結束之際)